自 1995 年 6 月 17 日第一个“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” 成立以来,我们与荒漠化的抗争已走过 30 个年头。
2025 年,在第 31 个 “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” 这一天,一场名为“荒漠与我之间” 的荒漠化防治主题公益展,于启皓中心河岸剧场正式启幕,为我们揭开了这场无声战役的新篇章。
此次展览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(SEE 基金会)主办,并得到北京启皓文化基金会、启皓中心、左家庄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。从 6 月 17 日至 6 月 30 日,启皓中心河岸剧场化身为一座沟通人类与荒漠的桥梁,不仅有精心策划的展览呈现,期间还将开展丰富多样的工作坊等配套活动,带领参观者深入了解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。
仪式现场与会嘉宾一同在沙子中“种下”枝条,既是对第31个“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”的纪念,也是庆祝本次展览正式揭幕!
荒漠与我之间
炎炎夏日
漫步在亮马河畔
走进展览现场
仿佛踏入了一片被凝固的时光沙漠
在这里记录着荒漠的广袤与苍凉
那些曾经绿意盎然的草原
生机勃勃的森林
提醒着我们荒漠化并非遥不可及的灾难
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
第一站:
从“锁边”理念出发,所有展板以拼插的方式相互“锁定”,向在荒漠中扎根的沙生植物致意。
正方形展板,对应“草方格”沙障的尺寸。草方格是荒漠化防治中最经济有效的一种沙障,在我国西北部被广泛使用,又称“中国魔方”。在荒漠中,它呵护生命;在这场展览中,我们希望它可以传递力量与善意。
第二站:
历史上,曾有一条 800 公里长的梭梭林带横贯阿拉善地区,形成了珍贵的天然生态屏障。
而在“荒漠与我之间”荒漠化防治主题公益展中,一棵棵梭梭也伫立在亮马河畔,带给人们生机盎然的希望。
第三站:
缺水,才会有荒漠化。重新认识水、亲近水,以及更科学地利用水、保护水,是荒漠化防治的母题。
为了让绿洲“归来”,基金会携手地方政府与农户,启动“地下水保护项目”,开发农产品品牌“任小米”,从农业转型、水资源高效利用到社区共治,探索绿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第四站:
在“荒漠锁边”实践中,草方格堪称“神奇”。它让风过去,让沙留下,呵护人工播撒或随风而来的种子安稳生长。两三年后,绿植替代干草,形成更可持续的草方格,达成 1+1>2 的锁沙效果。
以草方格为灵感来源,我们将通常被平铺在沙土上的草方格,在三维空间内进行拼搭和组建,让一座理念来自荒漠的草方格报刊亭,坐落在亮马河畔
第五站:
走进草方格报刊亭,参与现场互动,可以领走一份“锁住荒漠 LOCK UP THE DESERT”小报。
通过互动,在草方格报刊亭中可以领取一张“种一棵梭梭”漫画明信片,将希望邮寄给未来。
在启皓中心河岸剧场的光影流转间
“荒漠与我之间” 荒漠化防治主题公益展
不仅是一场关于土地命运的沉思
更是左家庄街道迈向绿色未来的新起点
多年来
左岸以 “绣花功夫” 深耕环保工作
从社区花园改造到青年志愿者护河行动
点滴努力汇聚成守护生态的磅礴力量
就像治沙人在荒漠中种下第一株幼苗
街道的每一次环保实践都是对土地最深情的告白
站在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节点
左家庄街道用行动证明
我们悉心呵护的每一株花草
节约的每一滴水
践行的每一个环保行动中
愿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努力
都能化作抵御荒漠的绿色长城
让 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 的愿景
在左岸的每个角落悄然生长